粽子是端午節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美食,端午假期期間,大多數人正沉浸在歡快的節日氛圍當中,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救中心搶救室里響起了急促電話聲——我爸吃粽子被噎著了,現在呼吸困難,快不行了!院前急救即刻出發,抵達現場后發現,患者有腦出血病史,既往吞咽困難,被家屬喂食粽子時出現氣道異物梗阻,院前無法清理異物,已經出現窒息,請搶救室準備,要氣管鏡引導插管。
電話就是命令,急救中心值班護師胡婷、張冬煊立即準備搶救物品,5分鐘后救護車飛奔至搶救室門口。院前醫師趙穎、院前護士王芳持續心肺復蘇轉運患者至搶救室,入搶救室時患者已無心跳、呼吸。值班醫師董珂珂準備好氣管插管,請求呼吸科醫師會診協助診治。急診外科值班醫師杜立群聞訊趕來加入戰斗,搶救室值班醫生董珂珂再次檢查患者,仍無呼吸及心跳,立即進行氣管插管、繼續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梢暫礴R下可見口腔內殘留大量食物殘渣,呈粘團狀,質軟,取出難度較大,聲門無法完全暴露,插管困難。此時,患者因窒息缺氧已全身青紫,持續心臟按壓后心電監護顯示室性逸搏心率,末梢血氧飽和度持續下降至40%。
考慮常規氣管插管風險大,有加重窒息可能,董珂珂醫生作出果斷選擇:立即行環甲膜穿刺術,先解決窒息問題!很快,環甲膜穿刺成功!窒息解除!搶救室值班護士給予患者吸氧?;颊吆粑щy得以緩解,末梢血氧飽和度逐漸上升至70%,杜立群醫師與應邀前來會診的重癥醫學科袁二磊主治醫師及時參與搶救。清理口咽部異物、氣管插管成功后,連接呼吸機輔助通氣,心率、血壓、末梢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逐步恢復,瞳孔較前明顯縮小,對光反應靈敏,面色變紅潤。袁二磊查看患者情況后,立即電話匯報重癥醫學科主任嚴首春和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李天浩,兩位主任均建議立即行纖維支氣管鏡去除殘余異物,馬建剛在纖維支氣管鏡下取出氣管中數塊食物殘渣。經過驚心動魄、接續努力的15分鐘搶救,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初步脫離危險,生命體征穩定后轉入重癥醫學科進一步治療。
該患者既往有腦出血病史,平時存在吞咽困難情況,端午節期間子女為表孝心,給患者喂食粽子,導致食物堵塞氣道,引發窒息。這一病例再次向我們敲響了警鐘!異物窒息是急診常見的一種急癥,常見原因有溺水、痰液梗阻、進食不當、喉部炎癥等阻塞氣道引起窒息,臨床表現往往表現為突發高調咳嗽、憋氣、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等,長時間氣道不通暢引起腦部缺氧甚至昏迷、死亡。發生氣道異物后立即撥打120,改變體位、開放氣道、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手段,到達醫院后根據情況予以吸氧、氣管插管,必要時行環甲膜穿刺術,暢通氣道,解除窒息,改善缺氧狀況。
該患者經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多學科積極配合,及時處理,搶救成功,關鍵時刻的環甲膜穿刺術及纖維支氣管鏡下異物取出術、困難氣管插管術,該團隊掌握的這三大技術功不可沒,同時也彰顯了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在急危重癥救治中多學科協作的突出優勢。
編輯: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