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4月9日,為迎接西安交通大學建校127周年暨遷校67周年,西安交通大學“國運杯”首屆辯論賽決賽及校友論壇在絲路大講堂舉辦。據悉,本場賽事在中華網直播間、陜西抖音、微博累計70萬人觀看,校內社團B站、微博、 skyclass、思源平臺合計訪問觀看10432人次。
本次比賽到場的領導及嘉賓有陜西國運教育慈善基金會理事長辛曉紅,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成進,西安交通大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趙衛濱,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黨委書記張愛萍,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黨委書記紀夢然,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李黎明,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楊建科,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王偉,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勁,西安交通大學團委副書記石楊根,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團委書記茹靜。
西安交通大學國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工讀書會會長、國際辯論賽知名評委、陜西教學名師韓鵬杰;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全國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西安交通大學)負責人陸衛明;西安交大辯論隊首批隊員、三屆隊長,1996年、1998年全國大專辯論賽冠軍、最佳辯手,1999年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最佳辯手,20年央視主持人路一鳴(校友);西安交大辯論隊隊員、1998年全國大學生電腦大賽電視辯論賽冠軍、最佳辯手、1999年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七曜投資創始人譚琦(校友);西安交大辯論隊隊員、中華名校辯論聯盟理事、全國公安與司法教指委副主任、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經濟學院院長、1997年陜西省大學生辯論賽最佳辯手、1998年藍帶杯全國大學生電視辯論賽隊員王瑩(校友)出席本次比賽并擔任評委。
經過激烈角逐,孫健楠、孫一諾兩位辯手摘得西安交通大學“國運杯”首屆辯論賽決賽“最佳辯手”桂冠。
在本場辯論賽中,8位辯手就辯題“接受現實/改變現實更需要勇氣”展開激烈辯論。正方提出接受現實并不是向現實妥協,更是一種坦然和豁達的態度。反方則討論了改變需要打破思維定勢,面對更大風險。雙方辯手首先明確了“接受”與“改變”的定義,其次討論了“現實”具體的指向與聚焦的客觀狀況。
在自由辯論環節,正方提出“接受”是“改變”的前提。反方則提出“認清”不等于“接受”,重要的是“九死而由未悔”的行動。雙方通過對大量的歷史典故與當下熱點問題的討論展開了“唇槍舌戰”,深化了觀眾們對于現實問題的思考。
經過激烈角逐,孫健楠、孫一諾摘得西安交通大學“國運杯”首屆辯論賽決賽“最佳辯手”桂冠,鄧淇徽榮獲“最佳主席”,李一木、董嘉興、雷冠瑩獲優秀組織獎,郭欣欣等3位同學榮獲優秀辯手獎。
評委路一鳴說,幾位辯手的嚴密邏輯展示了交大學子的風采,并對學弟學妹的表現提出了改進意見。
“辯論應該抓住‘勇氣’作為關鍵信息,這是一種非??少F的品質。”評委陸衛明建議,辯手應結合實際情況切入,有利于對問題進行更深刻思考。
評委韓鵬杰老師對本次辯論進行了精彩的總結,韓老師提出了精彩的辯論應該基于“鐵立論”與“鐵邏輯”,而有文采的辯詞對于嚴密邏輯更是錦上添花,韓鵬杰老師回憶了路一鳴、譚琦校友的優秀辯詞作為典例,最后以經典辯詞作為寄語:“一心情似海,感動天地間”。
在頒獎典禮結束后,比賽獲勝的正方與校友現場組成的反方進行了即興辯論表演賽。雙方的精彩表現博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展現了西安交大辯論賽的傳承與活力。
在下半場的“雄辯文化論壇”上,主持人西安交大校友雷宇,邀請西安交大知名校友路一鳴、譚琦、暴蕾等嘉賓,以“這個時代,更需要好好說話”為主題展開了分享。在交流互動環節,現場嘉賓并與西安交通大學思辯學社全體成員和西安交通大學“國運杯”首屆辯論賽隊員們進行了問答式交流。
據了解,西安交通大學首屆“國運杯”系列辯論賽由西安交大校友企業家李健、辛曉紅伉儷發起的陜西國運教育慈善基金會捐資支持,西安交大人文學院教授韓鵬杰發起,教育基金會、教務處、人文學院主辦,9門通識課組成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學團隊、“國運杯”辯論賽會務組、西安交大人文藝術名師工作室、全國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西安交通大學)承辦。旨在以辯論的方式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新途徑,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并融入課程思政元素,踐行立德樹人目標。此次辯論賽既是通識課程教學改革的展示,也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課程思政相結合的一次探索與實踐。
編輯: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