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li53m"></track>
  • <p id="li53m"></p>
    <table id="li53m"><option id="li53m"></option></table>
    <table id="li53m"></table>

    <td id="li53m"></td>
    首頁 > 新聞 > 要聞 > 正文

    張富清故鄉洋縣馬暢鎮雙廟村:致敬英雄 堅守初心

    2019-05-31 10:37:37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原標題:致敬英雄 堅守初心 秦巴山間英雄村
    ——本報記者探訪張富清故鄉洋縣馬暢鎮雙廟村
     
        5月27日,漢中市洋縣書院初級中學開展學習張富清老英雄先進事跡主題教育活動。2700多名師生紛紛表示:要學習老英雄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為國家和人民多作貢獻。

      5月25日,雙廟村往日的平靜被打破了。

      這個位于洋縣馬暢鎮的小山村,因為一位老人走進了人們的視線。

      這里,是老英雄張富清的家鄉。

      70多年前,張富清從秦巴山間的小村落出發,走上了革命之路。

      70多年來,在這片養育了張富清的土地上,發生了哪些變化?這里還流傳著哪些革命英雄的感人事跡?又有著怎樣的紅色基因?

      帶著一連串的問號,記者再一次來到了這個小山村。

      憶英雄,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5月28日,小雨淅淅瀝瀝。

      一大早,曾在洋縣馬暢鎮文化站工作的王寶元再一次來到雙廟村張富清老人的侄子張樹積家??粗先嗽浬钸^的地方,王寶元對老英雄張富清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張富清出去得早,大伙兒知道他在部隊干得不錯,但并不曉得他立下這么多功勞。”談起老英雄張富清的事跡,王寶元感觸頗深,“雙廟村能出這樣的英雄,是家鄉人的驕傲。”不過意外之余,他覺得一切也在情理之中。

      雙廟村北面,子房山上有座張良廟;南面,湑惠渠滋潤著下游萬畝良田。前者紀念漢相張良,后者緬懷宋臣楊從儀。兩位英雄精忠報國、一心為民的高尚品質,影響了張富清,也影響了當地群眾。

      與張富清同村的周世慶也是這樣一個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人。

      今年68歲的村醫周世慶除了負擔自己的小家外,還養活了哥哥一家。哥哥身體殘疾,父母早年過世,周世慶便承擔起照顧哥哥的責任。前兩年哥哥過世后,照顧哥哥女兒的責任也落在了他肩上。如今,孩子們一個個長大成人,周世慶又無怨無悔地幫忙照看侄女的孩子。

      對家人如此,周世慶對患者更是盡心盡力、不求回報。

      行醫41年,他沒收過一分錢出診費,也從不接受患者的禮物甚至贈送的錦旗。遇上有困難的鄉親,他更是直接免去患者的醫療費。“咱不圖那些虛的,也不讓患者破費。”周世慶說。

      甘于奉獻的人,雙廟村還有很多:已故的孫紅德、張金程老人在淮海戰役中不怕犧牲、奮勇殺敵;村民羅艷艷自己出資出力為大伙兒打通了一段“斷頭路”;現年55歲的王潤娃在十四五歲時便投身村里興修水渠的建設中……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英雄的故鄉,好家風好民風世代傳承。

      看變化,英雄精神激勵著人們

      5月底,正是雙廟村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一片片水田,一排排秧苗,人們播種一年的希望,也期待著豐收的喜悅。

      七十余載,歲月無聲。在老英雄張富清離家的歲月里,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85歲的張治錄是雙廟村的老干部,也是張富清妻子孫玉蘭的同學。得知張富清老人的事跡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老英雄回家鄉看看。

      “他們當年離開的時候,這里還很窮。”張治錄對村上的變化印象深刻,1964年,他剛擔任雙廟村黨支部書記時,村里都是爛泥路,后來土路變成了石頭路,但路面一直顛簸。如今,村里的入戶路都硬化了。

      這些年,雙廟村的人居環境變化很大。隨著美化院落建設的實施,大伙兒過得越來越安心、舒心、放心。2018年,雙廟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968元,人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雙廟村的喜人變化與幾代人的努力分不開——既有前輩們的艱苦奮斗,也有后來人的努力拼搏。”雙廟村黨支部書記李志宏說,“身為老英雄張富清的家鄉人,我感到非常自豪,從張老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本色。作為村干部,我要學習張老無私奉獻的精神,努力帶領大伙發展產業。”

      從村民到干部,從學生到軍人,如今,老英雄張富清的事跡激勵著家鄉的干部群眾不斷建設美好家園。

      學英雄,紅色基因薪火相傳

      一個人的成長,總是和他腳下堅實的土地息息相關,也與他共同生活的群眾休戚與共。

      在洋縣人民武裝部政委王素軍看來,老英雄張富清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而這種選擇,不僅是在雙廟村,在整個馬暢鎮,都有著厚重的基因傳承——

      1931年,馬暢鎮成立了第一個黨支部。在黨支部的領導下,馬暢西高小學成為地下黨的活動中心。

      1933年,紅29軍第三游擊隊建立,成為紅29軍當時規模最大、組織最健全、戰斗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游擊隊。

      1932年到1933年,馬暢的地下黨組織積極組織力量,支援當地的紅軍游擊隊,有力地牽制了國民黨在洋縣的兵力,支援了紅四方面軍在川北的發展。

      還有蘇明德、劉懷慎、王記元……一個個英雄的名字,無聲地訴說著那段光輝歲月,凸顯出這片土地上鮮紅的革命底色。

      如今的馬暢人,接過了建設家鄉的使命,也傳承著甘于奉獻的精神。

      正是有著這樣的精神熏陶,馬暢鎮成了洋縣的兵源大鎮。這種紅色基因,感染了馬暢鎮新時代的青年們,也“種”進了孩子們的心里。

      “長大后,我想成為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想和張爺爺一樣,為國家和人民作貢獻。”5月27日,在洋縣書院初級中學八年級6班學習老英雄張富清主題教育班會上,學生李林基說。

      英雄事跡彪炳青史,傳承尚需后來人。故鄉哺育了英雄,而英雄的高風亮節,也成為故鄉一面鮮紅的旗幟。

    CopyRight 2008---2023 @ 陜西陽光網云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網站備案號:陜ICP備06007924號-2    陜公網安備:61010302000086號
    地址 : 西安市曲江新區登高路1388號陜西新華出版傳媒產業大廈A座11層    聯系電話: 029-86225201   舉報郵箱:814476757@qq.com
    陜西菲格律師事務所 楊韜 13109502054   陜西志功律師事務所??白山虎?1331921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