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西安市道教協會與陜西省教育書法研究會聯合主辦的“江西靈山至德宮杯”萬人書寫《道德經》書法大賽在西安都城隍廟隆重舉行。國家宗教局副局長蔣堅永、國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長李寒穎、中國道協會長李光富、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鳳林、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黃至安、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唐誠青、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董中基、陜西省宗教局副巡視員吳連友、陜西省文化廳副巡視員崔天民、陜西省教育書法研究會主席陳云龍、江西靈山至德宮住持汪興海等出席了活動。
西安市道教協會會長劉世天、江西靈山至德宮住持汪興海和陜西省教育書法研究會主席陳云龍分別致辭祝賀。
江西靈山至德宮住持汪興海在致辭中說,道教作為我國本土宗教,一千八百多年的發展歷史,孕育的傳統文化包羅萬象、璨若星河,以其底蘊的博大精深,承襲至今?!兜赖陆洝纷鳛榈澜痰氖滓浀?,滋養了華夏民族世代的心神,潤物無聲的塑造了龍之傳人寬和堅韌的品格,也承托起我們這個古老民族的發展與崛起。習近平總書記在公開講話中多次引用《道德經》的經典名句,《道德經》也成為治國用典之一;其中的智慧與價值,可匹配中華千年大計,值得我們精深鉆研和廣泛弘揚。
靈山至德宮,伊始于漢末,巔峰于唐宋,衰落于民國,時局波折變換,但古觀靈氣與古觀精神千年尚存。
傳統精髓,縱然歷經起落,卻終有興盛與輝煌,至德宮如此,《道德經》如此,華夏民族更是如此。本次道德經書寫大賽,使《道德經》的核心價值得到廣泛的傳播,意義非凡。而參賽選手們,有志于宣揚傳統文化,以己之力,踐行道法的溫和、寬厚與自然,締造延續經典的精神靈魂;成為這個時代,令人敬佩的文化傳承者。
陜西省教育書法研究會主席陳云龍在致辭中說,本次活動共有陜西省大、中、小學數以萬計的學子們參賽,歷時7個多月,近千所學校參與,對普及優秀的傳統文化,廣泛宣傳和深入理解老子道德經的名言警句和精微深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文化是不能遺傳、不能移植,不能再生的,需要一代又一代新人的薪火相傳。萬人書寫道德經大賽正是在傳遞著這種薪火。
在都城隍廟香火裊裊的殿院內,孩子們用縱橫濃淡的墨線,在筆鋒提按起伏的變化之中,書寫著圣賢的智慧,彰顯著國粹的傳承!
經過角逐,最終評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陜西省教育書法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偉、陜西省教育書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馬西平、陜西省教育書法研究會主席陳云龍、江西靈山至德宮劉其山為獲獎選手頒發證書和獎金。
之后,在都城隍廟還舉辦了第十屆西安鼓樂藝術節及道醫義診等活動。
編輯:緱青翠